首页 网站导览

最新消息


發布日期 2012-03-20
标题 喝茶达人教你如何喝出台湾茶的韵味ㄦ
內容

 品茶基本功在于懂得茶有色、香、味,每一环节表现的特色背后都牵动了茶叶的生长情境,以及天、地、人等因素的影响,而更精采的趣味就在其间。
<色>茶汤的颜色
      如何好色而知味?从茶汤色的透明清晰度,就可以知道茶农制茶的功夫。
中国茶按茶色分成的六大茶类,每一种茶皆受产区、制法、焙火、储放后发酵等多元因素影响,而呈现不同色相的茶汤。如何「茶」言观色呢?我归纳出:正色的明亮,就是好茶!
<香>闻香
      茶的迷人,茶的深情,多半来自茶香,先不理会茶香的化学成分,先问问自己:除了会说茶很香,还可以用什么形容词?还会用哪些词来形容茶的香?
那么最基本的闻香是,提杯到鼻前,左右三遍,也可以先初闻,再深闻吸茶气入鼻。高雅的茶叶品种,香气清雅,纯正鲜美,或以幽兰清菊之香扑鼻,或以醒脑令人耳聪目明!闻香可分杯面香、杯底香以及冷香。杯面香即引杯入鼻初闻的香,等到了品饮后,留在杯底的香味又称杯底香,两者互异。我品岩茶,闻她的冷香,就像空谷幽兰,叫人心凉脾开!
<味>味韵缠绵
      啜一口茶,滋味微苦要会转甘,甘味入牙缝,穿透齿颊,朝喉口滑近,这时茶汤的甘味如涌泉,或由牙缝穿透嘴里的味蕾,正展开舒缓的身子迎接泉涌的来临!
事实上,好茶一入口,便知有没有:有是开始一段茶与味蕾的缠绵共舞,有的是齿舌构连的故事!。回韵,是对茶汤入口的礼赞。然而,回韵就存在甘苦一线间,能由苦转甘必属佳品;反之,由甘转苦必是劣品。初学者,得细细辨甘苦味,才能体会:苦得有理,才是好茶。回甘可以让人通体盈泰,行气周天。这不正是古人所说的茶通仙灵,但有妙现!
      初入门者觉得香味易辨,韵味却难体会,原因是平日饮食习惯或已让味蕾「睡着了」,或者是吃太多味精,或者是受烟酒刺激,我建议饮食口味逐渐清淡,少吃人工化学调味料,才能找回敏锐的感官本能!同时我也用吃水果的味觉经验,来教你怎么找出自己喜欢的品茶口感。刺激作用于舌头味觉神经时,立即会把受刺激的兴奋波通过神经系统到大脑皮质,经大脑的分析综合,便产生种种的味觉。茶汤入口后,因舌头部位的不同,对味觉的反应敏感度有差别。舌尖对温度高低判别敏感,易为甜味兴奋;舌中对鲜爽度判断较灵敏;舌两侧对咸味及酸味敏感;舌根及舌心对苦味敏感,舌根则可分辨出茶汤回甘味。
      若茶汤中含有苦味物质,在吞汤入咽喉时,会被舌背感觉到,一般称为苦回味。而不同的茶汤会产生不同的感官结果,例如「回甘」与「回韵」,而这正是品茗经验中最须用心体会且最富趣味的部份,若对茶韵有所体会与辨别,才可能藉由品饮茶汤来「侦测」岀茶叶的种种如产地、生长条件、制作过程.....等等。对自己舌头有了了解,才能使「茶韵」跟人产生「对味」,产生共鸣。





上一则   |   回上页   |   下一则